版权所有:龙博时代展览有限公司     京ICP备13006894号-1    

博物馆中“景与事”的浓缩——场景(一)

分类:
行业新闻
作者:
来源:
2019/12/13
浏览量:
【摘要】:
伴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,积淀着人类精神文明、文化传统、科学知识的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回顾历史、展望未来的首要场所,作为博物馆展陈中的亮点——场景复原,因其具有形象、直观、生动、有趣的特点,深受参观者的喜爱。场景复原的设计要求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即内容形式高度统一,表现形式应该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,能够给公众心里留下深刻标记性的空间。不仅需要把握艺术性的展现,更应该根据观者的心理、生理特点,以及视觉流程

伴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,积淀着人类精神文明、文化传统、科学知识的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回顾历史、展望未来的首要场所,作为博物馆展陈中的亮点——场景复原,因其具有形象、直观、生动、有趣的特点,深受参观者的喜爱。

场景复原的设计要求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即内容形式高度统一,表现形式应该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,能够给公众心里留下深刻标记性的空间。不仅需要把握艺术性的展现,更应该根据观者的心理、生理特点,以及视觉流程、审美注意等方面综合考虑空间的总体规划。

这一期我们将主要探讨场景复原中的“微缩场景”。

 

微缩场景是在参考相关文件资料、图片资料,或者是现实世界已经存在的场景,按照一定比例缩小,并用各种材料制作出来,向观众展示的模型。微缩场景的对象可以是某一知名景点、可以是某一个故事情节、也可以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场面。

 

首都粮食博物馆原址为北京大磨坊面粉厂,因为是面粉厂房的改造,所以首都粮食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与现在许多新建博物馆空间的“大”、“高”、“开阔”不同,会有许多无法满足常规展示使用的空间,例如首都粮食博物馆二层入口两侧四个空间死角,在原有建筑结构中是面粉厂储存小麦的仓房。

 

在设计过程中,如何使用这些“小”“矮”“窄”的空间,带给观众最好的参观体验,就成为了首都粮食博物馆设计建设的难点。

为了解决这一难点,龙博团队从展陈内容出发,积极参与原有建筑结构的改造,提出了专业的设计改造建议,最终确定以小麦的耕种、收割、打场、加工为切入点,用4个微缩场景呈现过去北京地区小麦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微缩场景以油画为背景,泥人为主角,向观众高度还原了在不同季节、不同场合劳动人民的工作环境与内容。微缩场景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角落,使设计施工中的“难点”因为微缩场景中内容与景观的完美呈现,变成了首都粮食博物馆开馆后的一个“亮点”,广受观众和专家好评。

 

由此可见,作为博物馆场景复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展示方式,微缩场景的正确利用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内容、利用空间、打造亮点,形成舞台化的展示效果。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,微缩场景将观众的视线集中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,更容易引起观众的观察与思考,所以微缩场景需要紧扣展陈内容与逻辑,场景内容需要紧贴事实、高度复原,切不可随意创作。